摘要 2016年春交会(第119届广交会)第一期19日闭幕,当天公布的前4日采购商到会人数93828人,虽然仅比2015年春交会同期的92719人多1109人,但却是近五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2016年春交会(第119届广交会)第一期19日闭幕,当天公布的前4日采购商到会人数93828人,虽然仅比2015年春交会同期的92719人多1109人,但却是近五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今年春交会第一期展出电子、家电、车辆、机械和能源等产品种类,是我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以往惯例,一期到会采购商一般占当届到会采购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因此,依据第一期到会情况基本可以预计当届“人气”走向。
采购商 中小企业希望节约成本
采购商到会人数反映了国际市场的冷暖。据广交会官方统计数据,2012年至2015年,第一期前4日采购商到会人数呈下降态势,从105616人降至92719人。近四年来,广交会采购商到会人数和成交额也基本保持“双降”格局。但此格局,在本届广交会被打破。
据悉,新增加的采购商中,来自美国3953人、欧洲12636人、日本1442人。这三项数据均比2015年有小幅增长。不时被国内参展商抱怨的“欧美发达国家客人越来越少”的现象,首次被扭转。
随着近年外贸形势下行,外需不足,采购商采购意愿在下降的情况下,广交会如何才能留住更多采购商?
广交会从布展到撤展总展期近一个月,这对于采购多个门类的中小采购商来说,开支会过于庞大。许多采购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期或者更短的时间完成采购。更有甚者,直接奔赴各个行业的专业展,点对点采购,既节省成本也提高了效率。不过,多位采购商也表示,广交会品牌目前无法替代,各项服务和知识产权保障等工作也较为完善,仍是中国企业最权威的展示平台,在广交会能实现中国制造“一站式”采购服务。
参展商 参加专业展不忘广交会
不少参展商认为,近年来广交会到会海外采购商数量冲高回落的原因,主要在于交易渠道的多元化以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的变动。一方面,近年来上海举办的“华交会”和深圳举办的“高交会”对广交会造成一定的分流。另一方面,不少国内参展商开始放弃国内参展机会,前往阿联酋迪拜、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德国汉诺威和法兰克福以及巴西圣保罗等城市参加专业展。
“潍柴近年逐渐压低参加广交会的开支,以前参展员工有十三四人,现在只来七八人。”潍柴公司销售主管杨明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潍柴是广交会的忠实“粉丝”,但现在采购商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智,会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商品的情况。有时还会参观工厂后再下单,在广交会上直接达成交易意向变得更难。
宁波渠成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迎媛则认为,广交会依然是影响力最大的展会,是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的最好平台。虽然该公司每年会参加香港电子展、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等专业展会,但参加广交会仍是维护企业品牌、提高老客户对企业信心最直接的选择。
一家动车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广交会依然是海外客户集中采购的最权威的综合性展览会。与国内众多商用车展相比,来广交会参展的企业希望成交,采购商也都是真正有意向的买家。
举办方 今年大降展费2.4亿元
为保证广交会的竞争力,也为了支持中国外贸企业度过寒冬,广交会近年一直在积极改革,其中包括降低展位费用。
其中,2015年秋季举办的第118届广交会平均每个展位降费2430元,总体降低收费1.44亿元。本届广交会在举办59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大幅下调展位费2.4亿元。
“本届广交会降费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本届出口展区平均每个展位收费比第117届广交会降低4000元,降幅达到18%,总计将为企业减负人民币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