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往届展会不同的是,今年的CIMT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不仅汇聚了中外1500多家以机床制造行业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而且活跃着众多工业机器人参展商,这其中包括从机床...
与往届展会不同的是,今年的CIMT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不仅汇聚了中外1500多家以机床制造行业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而且活跃着众多工业机器人参展商,这其中包括从机床行业延伸出去的制造商,还有国际知名的专业机器人制造商,以及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机器人专区
据了解,此次CIMT展会专门开辟了机器人专区,为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提供展示的舞台。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参加展会的面积为200平方米,有3台工业机器人参展,包括2台负载为50公斤和1台负载为80公斤的机器人。广州数控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主任助理宋健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由于今年产品供不应求,暂时只能带这3台产品参展。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示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雕铣机器人、折弯机器人、搬运机器人3台产品。大连光洋管理部负责人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本次展台面积为99平方米,本来打算有更多产品参展,但由于展会面积有限,无法展示更多的产品。据了解,在本届展会中,有工业机器人展品的企业就达二十多家,如沈阳莱茵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搬运机器人、上下料机器人、去毛刺和抛光机器人等,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系统,以及浙江瑞宏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等。展会同期举办的技术论坛中,就有3场与工业机器人相关,包括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蓝天”系列数控产品及关节机器人的技术特点与应用,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举办的主题为“本土化的柯马加工中心及机器人技术助力中国工业发展”的论坛等。
同时,由展会主办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举办的“2015工业机器人高层论坛”也是首次发起,论坛主题为“工业机器人与机床制造业升级”,发言嘉宾包括国内的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还有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发那科机器人的负责人,以及柯马中国副总裁中国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贺万民,中国台湾的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卓永财等。据了解,今年协会还成立了机器人应用分会。
投资热潮
近日,工信部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挑选3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为中国机器人行业迎来黄金期。
实际上,在2013年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据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称,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较2012年增加了近60%,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中国当年消费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
这个新兴产业带来的机会正在吸引着投资者们,在机床行业就有不少投身于工业机器人的企业。
广州数控成立之初以生产制造机床数控系统为主,到2007年开始投资2000万元介入机器人制造领域。据宋健介绍,广数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为550台,今年计划达到1000台。从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销售情况看好,已经比去年同期翻番。公司正在投资建设工业机器人产业园,三期总投资预计达到几亿元,目前第一期投资已经达到2000多万元。由于有数控系统为依托,广数的策略是实现关键部件的自主化。据了解,他们在工业机器人四大部件中,除了减速器少量外购之外,其余全部自主生产。这也是他们目前能将工业机器人价格降到10万元的基础所在。宋健表示,公司现在载重为8公斤的工业机器人只需要10万元,如果只是简单的加工应用,客户只需要另加几千元配套就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这样的价格相当于两个人工的价格,而工业机器人却可以进行两班到三班生产。因此他认为,未来的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会有一个飞跃发展。据了解,广数计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1万台工业机器人。
大连光洋也是一家由机床行业起家的机器人制造商。2012年,大连光洋启动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研发,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据管理部负责人介绍,2014年,大连光洋的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订单已经达到500台,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向市场投放60~70台工业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四大关键部件中,除了减速器外购之外,其他的控制系统、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均由公司自己制造。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减速器合作伙伴。为了加强工业机器人板块的力量,公司准备不仅是进行机器人单机的生产和制造,还要着手数字化工厂的集成。今年准备做一条样板示范生产线,同时提高今年工业机器人的产量,2015年公司的生产计划为100台。
还有一家是南京埃斯顿自动化公司,他们将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作为公司控制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产品的延伸,拥有一个控股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由于公司产品在数控金属成形机床行业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其工业机器人也着眼于为这个行业服务。据了解,在过去的几年里,南京埃斯顿自动化公司在工业机器人与金属成形机床集成应用中建立很多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产品包括机器人折弯集成应用、机器人与压力机冲压集成应用、热模锻集成应用、焊接机器人等,目前已经拥有ER系列16个品种工业机器人产品,规格从抓举重量3kg到最大500kg。
成长中的行业
虽然现在国内对工业机器人的投资热情很高,制造企业数量上的增长也很快,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实力相比发达工业国家还比较弱。
市场份额低。目前国内市场95%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世界范围内机器人行业“四大家族”(ABB、FANUC、安川和库卡)合计占国内机器人50%以上市场份额。而从国别来看,6大日本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一半。而国内虽然机器人企业数量比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400余家机器人及其关联企业,规模最大的不过30亿元左右,95%的机器人企业年产值不过1亿元。中国本土4大机器人设备制造商新松机器人、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广数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仅占5%。
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工业机器人包括机械本体及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四大核心功能部件。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国内的机器人制造商虽然可以生产机器人,但大部分的关键部件需要进口。广州数控在精密减速机方面能够部分供应,但一些产品还需要从日本进口。大连光洋的减速器为外购,公司将来的策略是倾向于合作,而不是自己研发制造。据了解,在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减速机占到总成本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虽然现在广数和大连光洋能够实现其他三大部件的自给,但减速器的外购仍然会影响企业的一部分成本。
产品中低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信息显示,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近3.7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外资机器人普遍以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而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产品以中低端的三轴、四轴机器人为主,高端的六关节轴机器人占比还不足6%,尚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而发达国家的多关节机器人占到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已经到了62%。
另外,从目前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企业格局来看,还是多而散。相比之下,国外机器人企业也就十几家,且都是巨头。而在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上,中国还落后于其他主要工业国家。2012年,全球共有123万台工业机器人在使用,其中日本拥有31万台,美国拥有16.8万台,而中国仅拥有9.6万台。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将大企业战略纳入其中,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100以上。而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需求量大,保有量低,中国企业市场份额较低,这无疑表明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目前很多中国企业正在精心准备,要在这个市场上奋力一搏。